Désolé, cet article existe en version chinoise seulement.
年初因为疫情被迫宅家的日子里,除了怀念“程式化”的日常生活,也许你也和我们一样,怀念线下活动见面的时刻吧。我们带着对法语和法国文化的爱,和远方而来的艺术家们面对面,分享他们的创作,倾听他们的故事。常常聊着聊着,忽然就触动了。卞之琳先生说: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,你装饰了别人的梦。相遇和旅行一样,我们都因为彼此而照见了彼此,也看到了不一样的风景。相聚如此短暂,我们挥手告别,期许下一次的再见。
“中国旅行日记”系列线上分享会的最后一期,我们邀请到去年12月在虹口校区接待的法国艺术家Laurent Melin,其国内第一场个展《印象·人生酒馆》巴黎速写作品展的帷幕亦就此拉开。画家用看似简单的黑白线条对形形色色的巴黎餐馆、小酒馆的动人描绘令人印象深刻,开幕活动上更是引得众人在每一幅作品前流连驻足,啧啧称赞。同期Laurent也在Pain Chaud尚嘉中心店主持实地速写工坊,就此收获了不少上海粉丝!
▲ Laurent展期活动照片
Laurent是一个对声音很敏感的人。在开始作画前,他习惯在小酒馆里做长时间的“倾听”观察:情人的密语、朋友的玩笑、服务生的步履匆匆,还有角落里那些不易被察觉的静谧,甚至细微的声响都逃不过他的耳朵:杯碟的窸窣、咖啡机的轰鸣、葡萄酒正入酒杯…
▲ Laurent巴黎小酒馆作品节选
*友情提示:目前“巴黎系列”部分作品
仍于Pain Chaud尚嘉中心店展出并寄售
▼ 感兴趣的朋友可实地感受原作风采 ▼
如果说在巴黎,画家是主动将自己抽离为游客的视角,运用“感官”来捕捉自己熟悉的城市;那在上海的街头巷尾,“沦为”真正意义上游客的Laurent,面对一个人生地不熟、语言完全不通的环境,听觉即刻被无限放大。路过 “平上去入”的情人和朋友间的对话,路过一个人的静默,路过刀叉换成筷子的小饭馆,路过树叶被风吹动的街角公园,Laurent感受到那些熟悉又陌生的动人,忍不住掏出随身携带的速写本,用自己钟爱的黑白线条,留下了完全不同于传统“旅行指南”的个人“上海日记”。
▲ Laurent上海之行
系列直播活动的最后一场,Laurent将和我们分享他在上海期间的涂鸦速写以及背后的故事。从一开始他就有意避开市面上先入为主的“旅行指南”,决定“浸入式”感受这座“超级都市”。任由自己迷失在陌生的街头,从最初的“失语”,到遇见各样的人,路过各式的风景,是什么样的情绪流动令他拿起画笔,而他的创作又是如何“隐藏自我”,由“耳”到“手”、由“倾听”到“动笔”的过程?回到巴黎之后,画家又是如何继续丰富自己对上海的认知?而这些认知对自己的再创作又会产生怎样的“化学反应”?6月6日晚19点30,我们依然在ZOOM直播间,等待和你一起调动“感官”来揭秘“旅行日记”的最后一篇。
▲ Laurent“上海系列”作品节选
欢迎大家到评论区,留下你最想问Laurent的问题。我们将从中精选几个,在直播过程中向画家提出。选中的留言即可获得我们法盟的专属“礼品”!直播间也设有观众提问环节,快来线上跟艺术家面对面交流吧!
艺术家简介
Laurent Melin
少年时代,在诊所瞥见的水彩画令他感受到对创作的兴趣。当时医生递过来了那只画笔,他提起来,就再也没有放下。Laurent Melin先后在巴黎各个知名画室学画(Atelier de Carroussel, Penninghen),后进入ATEP深造艺术,并出版了一系列插画刊物。身为资深出版人的他,对植物学也有深入的研究,并将其融入到创作之中。
特邀嘉宾
潘玥玲
Marion Pan
策展人。致力于中法文化交流项目,积极探究文化与品牌对话的可能性。潘玥玲女士毕业于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法语系,后获得巴黎先贤祠索邦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,同时拥有蓝带高级面包师认证。